本篇也可以搭配我們的Podcast《電商研究所》一起聆聽,或者選擇在Spotify上收聽也可以喔!
我是主持人Alice,歡迎來到《電商百問》,讓你四方來寶、八方進財、金銀財寶滾滾來!
這一集,我不拖泥帶水,直接破題,推薦你跨境電商平台的第一選擇——Amazon。
我不是說,全天下的大型平台只有Amazon好。 畢竟,根據現有的資源、產品特性、公司未來的發展目標,你可能有更合適的選擇。 在這一集中,我主要是緊抓著「適合入局」這概念,向各位電商老闆推薦Amazon。 至於為什麼是Amazon呢?請待我娓娓道來。
跨境電商平台為何這麼火熱?
市場調查研究公司 Nielsen 的研究報告指出,全球有將近 57% 的網路消費者會購買海外零售商的商品。
可以說,海外市場已經成為品牌企業的發展重點。
在進軍海外市場的眾多方式中,又以跨境電子商務最受企業青睞,不僅資源充足、進程快速,成本相對低廉亦為一大誘因。
強大的跨境電商平台Amazon
來說一下Amazon的身家資料吧。
它創立於1995年,最初從書籍銷售起家,現在是全世界最大的跨境電商平台。目前網站瀏覽排名第九。
現在事業大致分為:電商市集(Marketplace)、Prime 會員服務、雲端服務(Aamzon Web Services)。
Amazon全球開店台灣總經理林惠君表示:「2019~2020 年跨境電商交易部分可望達到 8,260 億美元,年增率可望達到 7%,市場規模持續看漲。」
在我列出以上輝煌事蹟以後,相信各位電商老闆都能感受到Amazon在電商界的地位了。
為什麼推薦Amazon?
市場成長率只是我推薦Amazon的其中一個理由。Amazon為了維護自身的品質,對於賣家的服務、價格和產品品質都是要求很高的。
除了自我要求之外,有以下8大原因:平台流量最大、覆蓋市場最廣、會員數最多、物流體系最強、規模最大且不斷增長、平台規則最公平、品牌可無痛打造品牌價值、品牌可無痛維持顧客關係。
一、平台流量最大
流量就是錢。
有電商經驗的人都知道,無論你是做內容行銷、社群經營或是廣告投放,80%都在解決流量的問題。
僅以美國市場來說,Amazon的月流量是2200M。
美國第二大的跨境電商平台是eBay,它的月流量是999M。
也就是說,Amazon相當於2個eBay。
順帶一提,PCHOME的月流量是33M、MOMO的月流量是37.5M。
以PCHOME跟Amazon對比,Amazon的月流量是PCHOME的近67倍。
同樣的商品放在流量近67倍的網站,你想一下,能帶來多少倍的銷售訂單呢?
還記得我在第10集提過的電商賺錢公式嗎?
業績=流量 × 客單價 × 轉換率
如果你忘記了,或想知道該如何運用這項公式,可以往回聽第10集,同時,也可以搭配部落格「電商百問10」這篇專文。
最後我再強調一次,流量就是金錢。
二、覆蓋市場最廣
我敢斷言,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,你把商品拿到Amazon賣,營業額絕對比只在台灣賣,高出很多。
因為Amazon主要覆蓋的市場包含美國、加拿大、英國、法國、德國、義大利、西班牙和日本。
這些國家人均收入不錯,訂單的平均客單價也高於其他國家。
Amazon也是覆蓋最廣的跨境電商平台,服務市場覆蓋全球185個國家,服務客戶超過3億人。
三、會員數最多
Amazon的跨境電商平台會員數是全世界最多的。
光Prime的訂閱會員數就超過了2億人,更詳細的數據,你可以查閱網路新聞,只要餵Google:「Amazon、會員數」,統計資料比比皆是。
我跳出來,簡單說一下Prime服務。
Prime是Amazon推出的訂閱服務,月繳12.99美元,就可享受快速到貨等服務。
之前Amazon也有在財報中提到:「Prime會員平均在Amazon每年消費1200美元,非會員只有500美元。」
也就是說,如果你加入Amazon,你面對的是超過2億人、平均消費超過台幣36萬的頂級市場。
另外,之前也有一份針對2千多名美國消費者的調查。
89%的消費者認為,他更有可能從Amazon,而不是其他電商網站購買商品。98%的人每天或幾乎每天都在Amazon上購物,99%的人每週在Amazon上購物幾次。
在Amazon,潛在消費者的數量比你所想能想像的更為龐大。
四、物流體系最強
物流出貨有2大方式,分別是FBA出貨和FBM出貨。
至於FBA出貨的優點,我已經在第18集詳細地解說過。
這次,我直接講數據給你聽。
Amazon的倉儲物流體系FBA,在全球擁有超過175個物流倉儲中心。
全球約有500萬種商品,可以在兩天內免費送到顧客手裡。
不只如此,在2019年初,有73%的美國Amazon賣家使用FBA,並且透過Amazon的FBA,銷售增長30%-50%。
FBA系統最強大的地方在於,它有完整的體系,可以幫助客戶一次處理倉儲、配送、退貨等問題,也能快速將商品配送至全球180多個國家,配色範圍覆蓋全球90%發達地區及國家。
簡單地說,選用FBA系統,你就能專心銷售產品,所有物流問題,它都會幫你處裡。
五、規模最大且不斷增長
2019年,Amazon營收高達2,805億美元。
2020年,年度營收達到3,861億美元,淨收入為213億美元,分別比2019年成長了37.6%及85%。
其中雖有疫情推波助瀾,但不要忘了,Amazon成立已經成立27年,能年年紅字本身就已不得了。
專家預測,疫情要完全平息,最快也要2027年,也就是說,在那之前,Amazon將有可能持續獨領風騷。
六、平台規則最公平
相信各位電商老闆都有看到最近的新聞,沒錯,Amazon最近開始大砍中國帳號了。
詳細的內容可以查看網路新聞。
簡單地說,如果你透過一些不正當的手段去吸引消費者、操控評論、過度洗評價,Amazon就會把你的帳號凍結起來,連同帳戶內的資金一併封鎖。
以我對Amazon的觀察,它的賣家管理原則就是平等、公平。
它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。
相較於某些電商平台時不時的霸王條款,或是平台PM帶入個人偏好來說,Amazon在公平性上好很多。
七、品牌可無痛打造品牌價值
為了充分保護企業專利,Amazon明列商家須有專屬且於美國生效的商標,讓企業重視品牌及專利註冊,並且不再需要怕被侵權。
同時,消費者普遍相當信賴 Amazon所提供的服務,對於在平台上的品牌,也會連帶提升好感。
對於尚未累積品牌聲量的商家,可以借 Amazon 之力,無痛打入市場,並且藉由 Amazon 提供的評論功能,長期累積商品正面口碑,提升品牌價值。
八、品牌可無痛維持顧客關係
對於新手賣家來說,透過 Amazon 直接獲得消費者的信任,不但省去了導流量、溝通品牌概念及客戶服務的成本,也能有效提升營運效率。
長期累積的正面口碑,也能有效提升消費者的品牌好感度及產品信任度。
跨境電商平台Amazon有哪些缺點?
客觀的評估當然不能只說優點,接下來,我會列出商品上架Amazon的3大缺點,提供給各位電商老闆參考。這3大缺點分別是:競爭激烈、對產品品質要求高、帳號的審核手續比較嚴格。
一、競爭激烈
市場一大,競爭當然跟著激烈起來。光是在2020年,Amazon就增加了130萬名新賣家。平均來說,每分鐘就會增加2個Amazon賣家。
二、對產品品質要求高
Amazon對產品的把控非常嚴格的,如果你有販賣假貨、或是產品的品質不好,一被消費者投訴,視情況可能會直接被停權。
三、帳號的審核手續比較嚴格
Amazon對帳號的審核非常嚴格,比如你不可以使用同一個IP,操作2個店鋪,資訊變更也需要重新審核。
台灣加入Amazon有哪些優勢?
在眾多賣家之中,身為台灣電商的你又有什麼優勢呢?且聽我一一分析給你聽。身為台灣電商,你跨境北美Amazon共有3大優勢,分別是:西方人的好感+品質認可、語言文化相近、行銷學習門檻低。
一、西方人的好感+品質認可
我建議你可以直接Youtube上搜尋「美國\台灣\印象」,你會看到很多正面評價。
這些評價在消費者購買產品的時候,就會成為心理加分項。
不要小看心理分數,很多時候消費者並不是只單純看產品的優劣,產品的生產地也會影響消費者的選擇。
所以有些廠商會把半成品送去美國或是日本,做加工或組裝,就只是為了在商品上面印上美國製或日本製。
目前,MIT已經由你的父執輩打出名氣,過往成功出海的 MIT 優質廠商,也讓當地消費者間接肯定台灣品牌的生產、製造、研發能力,對於 MIT 出品抱有相當程度的認可。
二、語言文化相近
從事跨境電商,除了品牌商品要有潛力外,如何落實在地化經營也是關鍵之一。
舉凡「跨境市場常用的社群媒體有哪些?」到「跨境市場消費者習慣用的語言、用字遣詞是什麼?」等問題,都需要提前釐清。
台灣的語言、文化與歐美市場非常接近。
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,現在美國流行什麼新商品或服務,你大概下個月就可以在台灣看到。許多歐美國家想要進入亞洲市場,也都會以台灣市場作為第一選擇。同理,當你要跨境至這些國家時,也相對有優勢。
三、行銷學習門檻低
台灣品牌除了擁有成熟的品牌行銷經驗及電商經驗外,對於美國常用的行銷工具掌握度也很高。
像常用到的FB廣告投放、GA分析、GOOGLE關鍵字廣告、或是口碑行銷、EDM發送或是會員經營技術等等,都是台灣電商經營的必備工具。
你只需要克服文化差異就可以大肆發揮了。
小結
最後,我再來總結一下本集重點,在一開始,我替各位電商老闆統整了Amazon平台的9大優勢,接著,為了讓各位能夠全面地思考、評估,我也列舉了Amazon的3大缺點。在最後一部分,我也替各位電商老闆打了一劑強心針,身為台灣電商的你,絕對有其他國家所無法擁有的優勢。
只要活用以上分析,你就能過關斬將、順利開拓北美市場!
如果您對CYBERBIZ有興趣,請點擊描述匡的連結,留下聯繫方式。或是請您直接電聯我們的開店顧問:02-8751-8588。偷偷跟您說,記得說你是聽podcast來的粉絲,就會有專屬的報價優惠!
最後,希望這一集對你來說有一點點收穫,也請您多加支持電商研究所,按讚、留言、分享與訂閱!